中級所得稅賬面價值和計稅依據分別是怎樣的?
來源:會計實戰基地 發表時間:2022-12-27 13:43:00 作者:木槿老師 閱讀量:529
青春并不像一襲新衣,好像我們仔細少穿一點就可以保持簇新似的。青春,當我們有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每天穿用它,而它則很快就會消逝。所以就跟老師來一起看看吧。
中級所得稅賬面價值和計稅依據分別是怎樣的?
企業的賬面價值,是企業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的企業全部資產(扣除折舊、損耗和攤銷)與企業全部負債之間的差額,與賬面資產、凈值和股東權益是同義的.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借方-折舊類抵扣賬戶
資產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即該項資產在未來使用或最終處置時,允許作為成本或費用于稅前列支的金額.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某一資產資產負債表日的計稅基礎=成本-以前期間已稅前列支的金額.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
中國的企業所得稅是以應納稅所得額的多少為計稅依據,消費稅中的大部分應稅消費品以銷售數量和單位銷售價格的乘積為計稅依據.
計算方法: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是用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以及準予扣除項目的金額.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
納稅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利息支出的扣除.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
2、計稅工資的扣除.企業合理的工資、薪金予以據實扣除,這意味著取消實行多年的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度,切實減輕了內資企業的負擔.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
(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提供勞務所得、銷售貨物所得、租金所得、轉讓財產所得、利息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股息紅利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都屬于納稅人取得的所得.
可以申請退稅的情況
扣繳義務人發生下列情況的,可向其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稅:
1、由于工作疏忽,發生技術性差錯而造成多繳或誤繳稅款;
2、征收過程中形成的匯算清繳退稅、結算退稅、減免退稅及調整政策和調整稅率退稅;
3、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代扣、代收稅款已按期繳納入庫后,稅務機關按照規定應給付扣繳義務人的代扣、代收手續費;
4、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況.
所得稅費用的會計分錄
計算確定的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之和,即為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通過"所得稅費用"科目核算.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計提時: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上繳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月末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計算企業所得稅不得稅前扣除項目
下列項目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1.資本性支出.
2.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
3.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4.各項稅收滯納金、罰款和罰金.
5.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有賠償的部分.
6.各類捐贈超過扣除標準的部分.
7.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
賬面價值與賬面余額的區別?
賬面余額,賬面凈值,賬面價值的區別:
1、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后的凈額.
2、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不扣除作為該科目備抵的項目.
3、賬面凈值是指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不扣除減值準備金額).
例如對固定資產: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準備-計提的累計折舊.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對無形資產:
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準備-累積攤銷.
賬面余額=無形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無形資產原價-累積攤銷.
對其他資產:(成本計量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相同).
賬面價值=賬面余額-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以上整理的資料內容,就是我們針對"中級所得稅賬面價值和計稅依據分別是怎樣的?"這一問題的詳細解答.這里所得稅賬面價值和計稅依據的內容,屬于中級會計實務的重要知識點.如果想要順利通過中級會計師考試,三個科目都是需要下功夫備考的.
中級所得稅賬面價值和計稅依據分別是怎樣的?的問題您看懂了嗎,希望這個解答可以幫助到您,如果大家還想知道更多的可以關注我們會計實戰基地哦!會計實戰基地是專注的線上會計實操上崗培訓機構,能最大程度解決您的會計難題,還在等什么呢?趕快行動起來吧!